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农工理交叉融合”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吉林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本科高校,国家首批“卓越计划”和“新农科”项目入选高校,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吉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A+”计划培育高校。坐落在雾凇之都北国江城——吉林市,有九站和左家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98万平方米,其中校园占地面积166.17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学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学府,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吉林中等农学堂。1937年更名为第一国民高等学校。1953年更名为吉林省农业学校。2003年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吉林省农业学校)与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实体合并,组建新的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更名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师生概况。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133人、专科生389人。现有教职员工987人,其中专任教师796人,博士学位教师243人,高级职称38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468人。有国家神农青年英才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8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4人,吉林省长白英才3人,吉林省B、C、D类等高层次人才137人;有吉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3个;获评全国“三下乡”服务标兵1人,国家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吉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2人,吉林省优秀教师3人,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新秀2人,吉林省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2人,吉林省青年托举人才3人,吉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人。
学科专业。学校设有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中药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9个办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部等教学机构。有50个本科专业(包含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验点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8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2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群、2个特色高水平学科、1个省级新兴交叉学科,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9门省级一流课程,形成了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
教学科研平台与基地。学校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有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猪重要疫病防控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等2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农产品检测中心,1个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1个国家食物与营养教育示范基地、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级教育科研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践教育教学基地、3个省级校外耕读教育实践基地、7个校内耕读实践教学基地。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学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近五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144项,其中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77项、企业委托项目513项,到账经费2.6亿元;审定新品种29个;制定国家标准1个、地方标准14个;出版专著52部;发表核心及检索论文549篇;授权发明专利153件;成果转化37项;获省级科技奖励23项,其中主持单位获二、三等奖20项,参与单位获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坚持“立足吉林、服务振兴”,创建的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入选吉林省高校服务吉林振兴优秀案例。近五年,建成19个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15个博士专家工作站,推广作物新品种选育、林下资源精深加工、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智慧养殖、中草药栽培等实用技术200余项,入选吉林省农业主推技术名录2个,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营养指导员、基层骨干等技术人员2.31万人次,学校连续13年被吉林省政府评为“科教兴农先进单位”,获吉林省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3次,全国“千校千项”团队5个。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农业育人、育农业人”育人理念,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3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导二师三保障”育人模式、“两平台、四路径、四共同”校企协同育人路径,“一带二师三全四保”就业服务模式,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事会,与400余家国内大中型企业和地方政府广泛开展协同育人。近五年,创新创业累计获国家级奖项351项、省级奖项1464项,其中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特等奖1项、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特等奖1项;学生组织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易班共建高校”等国家级集体荣誉9项,“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国家级个人荣誉4项,“吉林省优秀大学生”等省级个人荣誉34人。学校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五年获省级表彰。
国际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韩国庆南大学、中部大学举办了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选派优秀师生赴国(境)外进行研修学习和文化交流活动。近五年,出国留学生60人,接收来自中亚、非洲等1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37人。
学校荣誉。百余年栉风沐雨,几代人励精图治。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持“厚德图本励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内涵发展、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食物与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依法治校工作示范院校”“吉林省文明单位”,学校党委被授予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强化办学优势、彰显办学特色,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朝着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而努力奋斗。
(统计截止时间:202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