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学院教师姜明亮课题组在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Food Chemistry》(IF=9.8)上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multi-omics unravels bioactive metabolic networks during red chicory head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综合多组学方法,系统揭示了红菊苣在结球过程中的生物活性代谢网络。
该研究对10个红菊苣自交系的15种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后,发现LC018在营养积累方面表现优异。通过多组学整合分析,鉴定了在红菊苣结球过程中影响营养品质的关键代谢和遗传调控因子。阶段特异性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黄酮类、酚酸类、脂质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动态变化,这些变化与生物合成基因的差异表达密切相关。分析揭示了转录因子与参与结球的关键代谢性状之间的新关联。这些发现阐明了红菊苣营养价值的分子基础,并为开发富含生物活性化合物含量的改良品种提供了分子靶点。该研究为红菊苣及其他具有功能性食品潜力的叶菜类蔬菜的品质提升提供了稳健和可推广的框架。

基于整合多组学分析展示红菊苣结球期关键基因与生物活性代谢物之间关联的网络图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为唯一通讯单位,课题组负责人姜明亮副教授为通讯作者,郎红博士为第一作者,本科生赵云昊、朱立鑫和赵鑫阳参与研究。该研究得到了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220202106NC)的资助。
初审:张大德
复审:陈斯雯
终审:傅晓冬